幸福树心理祥云姐姐——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
2021/3/29
案例
家长:孩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还可以。我总希望孩子能再努力一点,可以变得更优秀。可是,让她再认真一些却很难,我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呢?
分析
珠海幸福树心理祥云姐姐张珂宁:
我们先谈谈成绩。成绩是指“成效,成功的业绩”,也是指“收获,工作或学习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学生的成绩,是过去一个阶段学习的总结和分析,也是未来走进另一个阶段的衡量标尺。成绩对学生来说很重要,但我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建设更为重要,特别是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发展,除了学习,更重要的培养稳定、巩固的人格。如果过度在意成绩,会忽略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让孩子将学习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
现实中,孩子的成绩总是与父母的期待有差距。每一次成绩,都是孩子努力所得,随着学业的加重,课程的难度加大,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成绩不一定永远保持在一个好的水平线上。为了保持好成绩,孩子会不断地给自己加压,过度的压力反而会减少学习的兴趣,内心还会产生紧张和焦虑。如果再加上与其他优秀同学对比,孩子的内心会更加的紧张和焦虑,认为自己不够好,产生内疚感。有个别的甚至会厌恶学习,逃避考试,不愿意上学。
家长如何正确看待成绩,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每一位家长都想孩子的未来幸福、快乐。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是只有作业和考试,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探索的地方。比如,孩子需要在游戏中,学习与人交往的规则;需要通过课外读物获得更多的知识;到大自然中探索和发现;在动手能力中获得智慧;在运动中感知生命等等,这一切都需要他本人去探索发现。这些都是孩子内心的需求,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类型,观察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发挥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能真正的做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未来的竞争是综合能力的竞争。一个人幸福的可能性更多是源于人格基础的建设,这是一个人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所表达出来的勇气、坚毅和探索精神。这需要家长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观察自己和孩子,转换视角,培养感受力,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
每个孩子成长的生命体内,都有自己的种子,会完成根、茎、叶、花的发展过程,自我的塑造和自我的形成,这需要父母给他们时间、空间和环境,因为她(他)有自己的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