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树心理祥云姐姐——女人天就都会做妈妈
2020/4/6
在我的一个案例中,我遇到一些妈妈的困惑,这些困惑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个妈妈这样说:自己没有价值,因为怎么做都不对,感觉自己很笨,不是一个好妈妈。经过了解,年轻的妈妈都会有自己的思想,在书上学到很多的养育经验,自己想通过自己的方法来哺育。但是问题来了,婆婆站出来说要这样;姥姥站出来说应该这样;老公又说他自己的道理,在养育上不能够达成统一,对她的方法没有肯定,最后得出结论说她不会带孩子。有的是姥姥带,有的是奶奶带,做父母的大包大揽,有条件的家庭还给孩子找保姆,为了妈妈休息好,孩子与奶奶、姥姥或者保姆朝夕相处,妈妈的作用大大的降低。为此造成很多的家庭冲突,妈妈感觉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内心非常的挫败,连自己的孩子都照顾不好。
透过上面的案例我想谈一谈,其实作为女人,天生就有做妈妈的能力。因为孩子是她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她对孩子的感情,还有整个生育过程的心理变化她自己最清楚。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这是天生的本能,自然知道该怎样做,如何能得心应手。妈妈是一个平凡而具有奉献的精神,不需要你有多高的学历,更不需要你有怎样的异常的才能。只要你想让孩子健康发育,平安的成长,未来能独立做人,这一切都需要你心中真的喜欢孩子和爱孩子。当然我们也要能够面对妈妈自己的另外一面,这一面犹如月球的背面,那就是妈妈的的控制、占有、甚至“恨”的欲望成分。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想摆拖妈妈控制,或者妈妈不能控制孩子,孩子不按照妈妈方向走的时候,妈妈的这个背面就会呈现。
大多时候,我们知道妈妈都是疼爱孩子的,这是顺其自然的事情,特别是在孩子三岁前的阶段里,妈妈的作用和权威起着决定妈妈的重要性,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关系决定他们未来的人格形式,安全感的状态,内在心理构建,关系的互动模式等等。从出生那刻起,妈妈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孩子在妈妈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感知,通过妈妈的互动和反应,从妈妈那里获得的满足,来构建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还有建构自己的内在世界。如果年轻的妈妈不断的被外界干扰,她们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我究竟到底该如何做?并对自己充满了怀疑。这样年轻妈妈就会焦虑,特别是有些原生家庭过多的参与到新家庭里,对孩子妈妈所作所为进行干涉,甚至将年轻妈妈的宝宝一把揽过来,好似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很多老人会说,我是看孩子可怜,我觉得孩子妈妈不会养,我不管怎么会行。咋看起来感觉很有道理,细细思来,这里面不免有一些无意识的控制在里面,这也再次说明我们对孩子的“爱”,让我们忽略了很多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空间,我们是否在不不断的侵扰,还不自知呢?年轻的妈妈离开父母的帮助真的就养不了自己的孩子么?
就像上述那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年轻妈妈内心的冲突,自己生下来的孩子,自己没有权利碰,好像孩子不是她的,好像自己只是一个奶妈,自己不能用自己方式哺育孩子。就像一个小姑娘一样,被他人指挥着。大家能想象一下她内心的痛么?也许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侵入,或者觉得自己就是不合格的妈妈,自己很笨,没有价值,养不好孩子。
一个合格的妈妈,关键是在于与孩子的连接,妈妈与婴儿之间的亲情,这种母婴之间的亲情联结,是一个孩子在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也是孩子教育当中最本质的精髓所在。如何隔断了这种联结,孩子与妈妈的亲情就会阻断或者不能够联结,与妈妈的镜映也就不会存在,孩子与妈妈之间就不会有心心相印的感应,那种心灵的感应,爱的传递流淌就不会展现。所以,我也建议更多的家庭父母,给年轻妈妈机会,相信她们有能力抚养自己的宝宝。只有孩子与妈妈的朝夕相处,他们才能彼此获得内心的满足,妈妈才能更加的了解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需要是三岁前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亲密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对孩子的情感发展,还有以后的成长发展,以及未来的抗挫折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在这个时期,爸爸的地位还没有显现出来,爸爸的作用是保护好这个家庭,让妈妈能够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婴儿期的孩子,并让妈妈和孩子没有后顾之忧,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提供充足的保障。那么奶奶和姥姥们尽管放心,多尊重年轻妈妈的哺育方法,给予协助就好,千万不可大包大揽,最好是分享而不是教导,关照而不是干涉。
咨询热线:0756-2666557/17722025798(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