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常见问题
2025/1/1
心理咨询中的常见问题(一)
1、因为心理有病才去找心理咨询师吗?
心理咨询是一个针对一般心理问题的长程服务类项目,目的在于减缓心理痛苦,寻找痛苦根源,获得自我成长,完善自我人格,发展自身潜力,做真正的自己。严重心理问题,建议去当地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
2、关于咨询时长和次数
心理咨询一般每周一次,每周时间固定,没有特殊情况不调整时间,每次50分钟左右。咨询师会和来访共同商讨咨询时间和每周次数,根据来访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咨询目标、现状、经济、咨访关系等。如果只想得到一个简单建议和单一问题答案的话,一般需要12次或者24次以下的短程咨询。心理咨询要获得更深入的转化,需要进行长程咨询,在进入咨询前需要做好长期咨询的思想准备,一个人的成长需要陪伴、分析和映照。
3、关于首次访谈
进入咨询关系,从开始接触,到进入咨询关系中,需要彼此认识、熟悉和了解,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首次访谈一般会询问,或者对来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咨询的目标和期待,并记录一些基本信息,进行初步的评估,讨论咨询协议和设置。初步评估同时还有双方感觉是否匹配,是否愿意继续进行咨询。若不在咨询范围内,或者咨询师不能够胜任,咨询师会对来访进行转介。在这个过程中,来访可以问咨询师一些问题来帮助自己决策,也可以表达自己的任何感受、在意的部分等。
4、关于伦理守则和咨询协议
伦理守则是咨询师们共同构筑和遵守的道德契约。它规范了咨询师的职业伦理和职业行为,以此保障来访者的福祉。
咨询协议则是来访与咨询师在法律规定、行业伦理守则的框架下共同达成的协议。协议保障咨询双方的福祉和后续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首次咨询之后,如果确认了后续的咨询,签订咨询协议,双方共同商讨修改,形成新的协议。
5、心理咨询的时间为何每次50分钟
一般情况下心理咨询时间为每次50分钟为宜,每周至少一次。因为在这50分钟时间里,咨询双方可以全神贯注不感觉到疲劳。从整点时间开始,便于记忆和安排工作。在咨询后,咨询师有十分钟的休息调整,或者记录整理的时间。当然对于特殊的来访,或者来访的情况不宜离开咨询室,则需要与来访者协商延长咨询时间,具体不易超过120分钟。对于家庭咨询或者团体咨询的时间一般在90-120分钟。
6、心理咨询的频率
经典精神分析的咨询频率通常每周咨询4-5次,荣格流派的心理分析咨询频率通常每周1-3次不等,一般情况下每周一次的50分钟心理咨询更为普遍。频率的设定需要根据来访的具体情况协商设定。
7. 咨询设置的基本原则
清晰明确,在咨询开始前需要设定清晰明确的咨询时长、频率等以及因时间变故造成未到、迟到、请假或调整时间等,并做到稳定、不轻易改动,保持一段时间内的稳定,否则容易引起工作联盟的削弱甚至解体。来访者的内在冲突根源往往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在咨询中保持稳定的连接,有助于咨询师持续的观察和评估,建立促进信任工作联盟。
8.在咨询工作中时间的重要性
设置在咨询中如一把尺子。可以对心理进程,来访者内心的一些情绪或者冲突的变化,做一个间接的反应,让我们对来访者进行分析。案例:小张(化名)26岁男圣。他追求到了一个女孩,但是又很快把对方甩了,这之后他又很后悔。处于一种矛盾中,不知道怎么了。寻求咨询中,在即将进入深层,大概咨询在21次的时候,他突然提出了相隔两周见一次。为此深入探讨后发现,当要接触到内心,他感觉不够好的部分时,他就像推开别人,这是他的关系模式。不仅在亲密关系中,在其他方面也会有这种害怕、退缩和回避的情况。时间的设置可以反应出来很多我们没有意识到的部分,会再现创伤,并发现互动的模式。时间设置是框架。除了可以使用时间设置深入地工作之外,时间设置本身也有带给来访稳定性和包容性的作用。
9.心理咨询的过程
完整的心理咨询过程一般会包含 评估、干预、修通(领悟)与结束 这四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评估来访者。大多处于一个探索的部分,咨询师更多的需要聆听、陪伴和理解来访者,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这是心理咨询的基础。第二个阶段干预。咨询师根据已经了解的情况,随着探索的深入,在相互的沟通中来访也能有更多靠近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此阶段信任合作关系更加牢固,咨询师会运用专业的技术与来访展开讨论,让来访看到更多的视角。第三个阶段是修通。在前面倾听和讨论的基础上展开更进一步的修通,这个阶段咨询师是一个点播者、启发者,让来访者看到对立两端并获得感悟。这个阶段不是直线的发展,而是经历了不断的循环探索,感悟发生,以及再探索再感悟的过程。
10.心理咨询的次数
心理咨询没有办法有多少次来决定效果,因为心理工作需要跟着心灵的节奏而来,不是我们主观意识上想象的,也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完整的咨询总数,往往取决于来访者的具体问题、咨询目标、内在需要和自我成长的需求。人格的完善需要“慢炖”,心灵工作要的是慢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