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文集摘抄——精神疾病的心理成因
2024/12/22
第3卷:精神疾病的心理成因
000039 早发性痴呆的心理学。1. 对早发性痴呆心理学理论观点的批判性调查。
出处:荣格,C.,《CG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303 页(第 1-37 页)。
对早发性痴呆心理学理论观点的批判性调查包括对弗洛伊德、格罗斯、吉林和其他一些人的著作的讨论和比较。对该主题文献的概述表明,尽管研究是零散的且似乎不协调,但一致认为症状通常包括中枢紊乱——注意力下降或统觉衰退。这通常表现为联想肤浅、象征主义、刻板行为、固执、命令自动化、冷漠、意志缺失、生殖障碍和消极主义。雷内·马塞隆对紧张症心理学的详尽研究强调了注意力的典型下降。他认为患者遭受着持续的注意力分散,当注意力消失时,对外部物体的感知、对自己个性的认识、判断力、融洽感、信念和确定性都会逐渐减弱或消失。弗洛伊德在偏执型早发性痴呆病例中首次证明了“转化原则”。在解释早发性痴呆的情感贫乏特征时,奈瑟观察到,歇斯底里症症状的流动性是由于情感的流动性,而偏执症的特点是情感的固定。据推测,在早发性痴呆中,情感的特定伴随物会导致诱发情结的最终固定,从而阻碍人格的进一步发展。在某些情况下,主要因素可能是新陈代谢的变化。世纪之交,大量研究早发性痴呆的主要作者概述了这些想法及其详细的心理过程。
000040 早发性痴呆的心理学。2. 情感-调谐情结及其对心理的一般影响。
出处:荣格,C.,《CG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303 页(第 38-51 页)。
基于实验工作,对情感-调谐情结及其对心理的急性和慢性影响进行了观察。情感-调谐情结被定义为围绕情感调谐的整个思想结构,一种伴随躯体效应的情感状态。试图定义人格的基本基础,即情感。几乎每个个体联想都被认为与某种情结以及自我情结有关,自我情结是与自我相关的全部思想——在正常人中,这是最强烈的情结。自我中心思想通常会被情感所打断,从而产生新的情结,抑制其他思想。定义并比较了情结的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联想实验表明,情结引起的干扰包括反应时延长、反应异常以及遗忘关键或后关键反应。强烈的情结对正常心灵的影响在经典的恋爱状态中得到了说明。性欲情结和其他情结的其他形式有时会受到各种置换的影响,包括通过叠加对比情绪来掩饰情结。
000041 早发性痴呆的心理学。3. 情感情结对联想效价的影响。
出处:荣格,C.,《C.G. 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303 页(第 52-69 页)。
本文讨论了由情感-调谐情结引起的联想效价的降低,并基于词语联想测试和案例示例对这些情结进行了一般性评论。结果表明,在没有任何人工干扰的情况下,联想实验中表面联想的突然显著增加表明注意力下降,这是由情感-调谐情结引起的。如果情结受到压抑,被试者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注意力障碍的其他例子包括口误、笔误、误读、旋律自动症(其中吹口哨或哼唱包含隐喻形式的情结)和双关语。梦是被压抑情结的象征性表达,是通过意象相似性表达的极好例子。对梦的详细分析强调了梦境意象的模糊性,与在干扰实验中注意力降低状态下看到的表面联想相当。情结倾向于引起对比联想,表现为歇斯底里的情绪和言语对比,以及早发性痴呆的言语对比。结论是,每个情感事件都会变成一个情结。大多数情结都被认为是性欲情结,大多数梦和大多数歇斯底里也是如此,尤其是女性。时间通常会让正常人摆脱强迫性情结,但有时他需要人工帮助,而且已经发现置换会有所帮助。如果成功抑制了情结,被试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情结敏感。如果情结保持完全不变,这只有在自我情结受到严重损害后才会发生,早发性痴呆就会发展。据推测,毒性作用可能与这种退化有关。
000042 早发性痴呆的心理学。4. 早发性痴呆和歇斯底里症。
出处:荣格,C.,《CG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303 页(第 70-98 页)。
回顾早发性痴呆和癔症的心理相似性,比较了两种疾病的情绪障碍、性格异常、智力障碍和刻板行为。急性早发性痴呆病例的情绪冷漠类似于癔症患者在情结受到特殊抑制时反应不足。早发性痴呆可能以与癔症爆发性情感相同的方式引起爆发性兴奋。早发性痴呆的典型症状包括缺乏自我控制和缺乏情感融洽,这两种症状有时也出现在癔症中。这两种疾病共同的性格障碍包括矫揉造作(尤其是当患者脱离社交元素时)、缺乏考虑、心胸狭窄、难以说服和愚蠢的行为,尽管早发性痴呆的机制要深远得多。早发性痴呆和歇斯底里症都存在智力障碍,包括意识模糊,从完全清醒到极度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定向障碍,妄想,幻觉,强迫思维,消极情绪和睡眠障碍。刻板印象是早发性痴呆的特征症状,也见于歇斯底里症,以自动化的形式出现,是正常发育中的常见现象。结论是,在歇斯底里症中,心灵被禁用,因为它无法摆脱情结,但许多歇斯底里症患者可以通过部分克服情结和避免新的创伤来恢复平衡。在早发性痴呆中,一个或多个情结已经永久固定,无法克服,但尚不清楚是情结导致或促成了疾病,还是在疾病开始时存在明确的情结,然后决定了症状。
000043 早发性痴呆的心理学。5. 偏执型痴呆病例的分析作为范例。
出处:荣格,C.,《C.G. 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303 页(第 99-151 页)。
本文以一个患有妄想和幻听的中年未婚裁缝的偏执性痴呆病例为例,分析了该病例,将其作为精神分析的典型范例。文中展示了精神病患者如何创造一个复杂、混乱和毫无意义的幻想结构。她在症状中描述了她对生活的希望和失望。与她的想法最接近的类比是正常的梦,它采用了相同或相似的心理机制。词语联想揭示了一系列复杂的情结,包括个人宏伟情结(根据患者病态的自尊而夸大)、伤害情结和情色情结。分析的第一部分(以梦分析的方式进行)描述了她的痛苦及其象征;第二部分,她的愿望及其在象征性意象和情节中的实现;第三部分涉及她亲密的情欲愿望以及通过将她的力量和痛苦转移给“她的孩子”来解决问题。
000044 精神病的内容。
出处:荣格,C.,《CG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303 页(第 153-178 页)。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对目前关于精神病内容的立场进行了论证。作者认为,他的理论与布洛伊勒理论的区别在于,心理障碍相对于生理基础而言,应该被视为主要还是次要的,而解决这一问题取决于流行的教条——精神疾病是大脑疾病——是否代表最终的真理。作者指出,在 4 年的时间里,伯格霍茨利精神病院收治的患者中有 45% 患有早发性痴呆,通常伴有某种感觉障碍,并经常伴有妄想和幻觉。然而,即使在最严重的病例中,持续数年,死后也经常发现完整的大脑,这证明纯解剖学方法只能间接地理解精神障碍。根据老一辈临床医生的经验,人们发现精神疾病通常发生在某种情绪激动的时刻,这种激动或多或少是正常发生的,随后出现的紊乱中有许多症状,从纯粹的解剖学角度无法理解,但从个人的既往史角度考虑,这些症状就变得可以理解了。弗洛伊德对歇斯底里和梦的心理学研究被认为是这项工作的最大刺激和帮助。这些见解可能具有普遍或有限的有效性,但尽管如此,早发性痴呆症中没有任何症状可以被描述为在心理学上毫无意义。
000045 论心理理解。
出处:荣格,C.,《C.G. 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303 页(第 179-193 页)。
与弗洛伊德基于因果关系或回顾性理解的分析性、还原性方法相比,人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前瞻性理解的建设性方法来研究早发性痴呆的诊断中的心理运作,而后者似乎更适合理解癔症。对分析方法的主要批评是它没有涉及精神病患者丰富多样的象征意义。用科学中应用的因果分析方法来理解象征意义是徒劳的,这在试图理解《浮士德》第二部的象征意义时得到了说明,这需要充分认识到知识的主观条件。同样,对人类心理、人类梦境或任何心理事物的任何理解都必须受到评估者对它的主观态度的缓和。心理发展源于基于经验的主动推测,而不仅仅是经验。因此,心理在生存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未来;因此,任何回顾性地对它进行的因果评价都只能是部分正确的;我们无法理解其作为创造性实体的动态性质。因此,应该询问患者他的目标是什么,而不仅仅是他的感受和想法。外倾性和内倾性得到了详细解释,为了简化病理分类,将歇斯底里症归为前者,将神经衰弱症和精神分裂症归为后者。
000046 对布洛伊勒精神分裂症否定主义理论的批判。
出处:荣格,C.,《CG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303 页(第 197-202 页)。
布洛伊勒根据情结理论对精神分裂症否定主义理论进行了研究,但该理论受到批评,因为它给人的印象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想或倾向总是伴随着它们的对立面。布洛伊勒提出了新的、有趣的矛盾概念,该概念假设每一种倾向都会被一种相反的倾向所平衡。人们注意到,所有情感基调都会被它们的对立面所平衡,从而使情感基调具有矛盾性。但是,一系列严格的心理原因决定了负面反应。病态心理的特征不是布洛伊勒所说的矛盾倾向、矛盾心理或精神分裂症,而是由病态思维情结建立起来的“阻抗”。“精神分裂”不是诱因,而是内心冲突的表现。布洛伊勒列出了消极情绪的成因(孤独症、“生活创伤”、与环境的敌对关系、性欲等),并发现每个原因都与性欲情结直接相关。布洛伊勒并没有过多强调性欲的作用,这一点令人惊讶,因为精神分析表明,消极情绪的根源是阻抗,而阻抗在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中都源于性情结。
000047 论潜意识在精神病理学中的重要性。
出处:荣格,C.,《CG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303 页(第 203-210 页)。
本文讨论了潜意识在精神障碍中作为有意识的精神内容的补偿所起的作用。潜意识被定义为所有那些强度不足以进入意识的心理事件的总和。在正常人中,潜意识通过反冲动对所有有意识的倾向进行补偿并产生平衡。这种力量表现在潜意识中,这些活动似乎不一致且不典型,弗洛伊德称之为症状行为。梦是潜意识补偿功能的例子。在精神病理学中,潜意识的作用在歇斯底里和强迫性神经症等障碍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精神病的妄想和幻觉中也表现得很明显,但不那么容易被识别。精神不平衡的人,由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真正不平衡,与自己的潜意识作斗争,就像古怪的发明家、偏执的酒鬼或狂热的宗教皈依者的情况一样。由于此类情况下意识奋斗的特征是片面性,导致潜意识的正常功能以不正常的形式突破,从而扰乱心理平衡,妨碍人对环境的适应。
000048 论精神疾病的心理成因问题。
出处:荣格,C.,《C.G. 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303 页(第 211-225 页)。
本文讨论了精神疾病的心理成因,并提出了其生理和心理起源的论据。精神病学中的唯物主义教条归因于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而精神病学家作为医生是自然科学家。然而,心理和情感体验已被证明在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的病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有些早发性痴呆病例的脑细胞会发生变化,但这些变化通常不会出现,早发性痴呆的常见症状与器质性脑病的症状有显著差异。早发性痴呆病例通常会因心理或环境条件而好转或恶化,这表明这种疾病不应仅被视为器质性疾病。本文描述了几个在特殊情绪条件下发病或再次发作的病例。一个相对简单的年轻女孩突然患上早发性痴呆症的病例强调了研究精神病病因和病程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从心理学角度考虑的精神病主要是一种无意识因素在患者头脑中取代现实的精神状态;因此,该领域被推荐给精神科医生,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广阔的未开发领域。
000049 精神疾病和心灵。
出处:荣格,C.,《C.G. 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303 页(第 226-230 页)。
本文讨论了除神经症(目前普遍认为其起源于精神)以外的精神疾病的心理发生问题,并肯定了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因。心理过程是精神的产物,当精神失衡时,同样的精神也会产生妄想和幻觉。反过来,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有自己的心理。但是,健康人的自我是其经历的主体,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只是主体之一。在精神分裂症中,正常主体分裂成多个自主的情结,彼此之间以及与现实之间都存在矛盾,导致人格瓦解。最简单的精神分裂症形式是偏执狂,即人格的简单双重化。成为受迫害者的想法占了上风,变得自主,并形成第二个主体,有时会取代健康的自我。健康的自我无法对抗第二个主体的情感,因此变得麻木不仁。这是精神分裂症冷漠的开始。一个例子表明,一个可能易患精神分裂症的人,由于情绪冲击而生病,并在特定的心理时刻被迫害的病态想法所淹没。一项关于精神分裂症心理成因的研究解释了为什么一些较轻的病例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治愈。然而,这种治愈很少见,因为这种疾病的性质涉及人格的破坏,排除了精神影响的可能性。精神分裂症中经常发现的大脑微观病变被认为是退化的次要症状。
000050 论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成因。
出处:荣格,C.,《CG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303 页(第 233-249 页)。
在讨论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成因时,作者试图通过将其某些主要症状与歇斯底里症和其他神经症的症状进行比较,深入了解其起源的性质——无论是精神的还是器质性的。追溯专家对精神障碍病因的看法的发展,可以明显看出,人们从相信器质性病因转向相信精神性病因。神经症与精神分裂症一样,正常的联想受到复杂内容自发干预的干扰,这是“精神衰退”(意识精神力量下降)的典型特征。它对人格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它的各种条件被详细概述。大多数在神经症和精神病中都很明显。然而,在神经症中,人格的统一性可能得到保留,而在精神分裂症中,它几乎总是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坏。两种疾病中都存在的思维分离在精神分裂症中更为持久和严重。在极端情况下,精神衰退会降低自我的心理水平,使自我无法克服更强大的潜意识,无论是梦境还是幻觉。目前尚无可靠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存在器质性病因;另一方面,心因性疾病充其量只是疾病症状的指标,而不是疾病起源的已知原因。建议从事心理治疗的临床医生彻底了解心理学和异常心理。
000051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最新想法。
出处:荣格,C.,《CG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303 页(第 250-255 页)。
1956 年 12 月,一篇为“知识前沿和人类对未来的希望”研讨会准备的论文强调了对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进行广泛研究的必要性,特别是在精神分裂症领域。这篇论文主要对精神分裂症的心理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通过与神经症进行比较来强调其复杂性。有人提出假设,某些全身毒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解离的原因。人们认为有必要对心理学和人类思维(包括神秘、神话和文化影响)有深刻的理解,因为精神病患者的梦境通常是神圣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而且梦境中的意象通常包含与宗教或神话中相似或相同的主题。这种主要疾病被认为是精神或心理上的,正常思维过程被削弱(减弱),注意力减弱,联想的价值降低并变得松弛。结果,思想、片段或闪现的想法在意识(减弱)的头脑中显现,打断主题的连续性,产生不合逻辑的意象。这个过程及其意象的来源需要彻底的研究和理解。
000052 精神分裂症。
出处:荣格,C.,《CG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303 页(第 256-271 页)。
对 50 年精神分裂症观察经验的评论包含了对这种疾病中普遍存在的思想瓦解的实验研究印象。观察到与梦境和梦境内容的相似之处,即思想和意象以随机、突然、荒谬、怪诞和零碎的混乱方式出现。据估计,神经症患者的潜在精神病比例高达 10:1。神经症的典型强迫冲动会转化为精神病常见的听觉和视觉幻觉。在这种情况下,精神病仍然没有破坏意识的补偿活动。治疗干预旨在通过改变方法、诱导对现实的关注以及让患者参与诱使其远离潜意识的活动来恢复意识。可以通过让他画出或描绘出他的幻象来实现,通过这个过程,恐怖的画面对他来说变得司空见惯,所应用的颜色将他的感情融入画面,使混乱的局面变得形象化和客观化,从而剥夺其恐怖的力量。与应用多种治疗方法相比,治疗师对患者及其问题的个人奉献更为有效。然而,过度的个人投入,除非得到充分控制,否则可能会诱发治疗师的精神病。在概述精神分裂症的性质和心理机制的总结声明中,承认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该疾病的真正病因。一种旧观点的转变现在认为,整个心因情结主导着精神分裂症,而自我人格的弱化,以前被认为是因果和主要的,只是情感情结的次要表现;此外,心因性原因被认为比以前假设的重要毒性原因更有可能。
000053 致主席的信,精神病化学概念研讨会。
出处:荣格,C.,《C.G. 荣格文集》,第 3 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2 年。第 303 页(第 272 页)。
1957 年 9 月,在苏黎世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精神病学大会上,在致精神病化学概念研讨会主席的一封信中,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被认为是化学和心理两方面的。假设作为代谢变化最初原因的情绪伴随着导致暂时或慢性精神障碍的化学过程。
来自荣格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