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幸福树心理——祥云姐姐张珂宁谈如何引导孩子的未来方向
2020/8/21
家长来信就有关高考后因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让家长近期出现一定的焦虑,家长的焦虑也无形会传导给孩子,让孩子内心感觉这些事情不是自己能操控的范围。在我的咨询个案中,近期这类的个案明显增加。从高考前的焦虑切换到了高考后的焦虑。焦虑可谓是如影随形。那今天我就孩子的未来方向该如何引导,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在我的个案中接触最多的是孩子学习下滑厉害,家长心急求助我。在咨询中,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很多时候孩子觉得是为了父母学的,“他们让我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不至于没有工作”。孩子没有感觉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没有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样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人生该如何度过,梦想、理想感觉很遥远。有的孩子说:“我说什么他们都说我不懂,只能让他们安排”。学习成为被动的逼迫,成为了为父母学习,让父母有面子的事情。我们家长过多的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各种事情包办,让孩子失去了自主性,从而也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一个孩子的培养倾注的不仅仅是心血,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眼界和胸怀,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而不仅仅是学习好,更重要的是做人的智慧,阅读的养成,生活学习的自理,自己对问题的解决,以及如何规划自己等。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和学业,的确非常重要也是一门学问。父母要有引导与孩子一起做生涯规划的思想,让孩子主动参与进来,与孩子一起畅谈理想和规划,并付诸实践,走向社会共同进行调研,看看各行各业的情况,未来职业的状况。有很多家长在高考后为选专业发愁,有的家长在中招后为孩子未来发展发愁,不知道孩子将来能做什么,对现阶段社会的行业不了解。其实这些功课要在孩子进入初中阶段就开始进行了。
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习惯,良好生活习惯,独立学习意识培养的阶段,还有就是各种兴趣爱好的培养发现阶段。
到了中学阶段,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自身特点,孩子的学业情况,引导孩子的兴趣发展,这个阶段中学生的可塑性还是很强,兴趣广泛,需要不断的发展完善。让孩子对自己有个认知,了解各行各业的职业情况,结合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走一条自己的路径,也许是孩子自信,未来能充分发展的方向。
到高中阶段,学习任务较重,这个阶段需要深入的了解国内国外的大学情况,哪些大学的学科比较有优势,并关注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发现自己的学习情趣和爱好,将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结合考虑,并深入的了解。高考的专业选择选对了等于是加十分,对于未来的社会化,行业选对了有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在选择专业时,很多家长和孩子并未进行深入的考察,有的家长根本不知道那个专业是做什么的。结果是孩子上了几年大学,感觉没有意思,出来没有干自己的专业,也没有其他的特此发挥,走入社会后选择职业比较盲目。还有许多高中生往往选择了自己成绩较好的学科,上了大学才知道这门学科和自己在高中阶段认识的完全不同,结果不感兴趣,学习起来比较枯燥。
除了以上的部分,我们还要和孩子一起关注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知识经济成创新主体,这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关注的问题。我们的哪个方面是独一无二的,我就能在未来社会创造价值。我的独有价值,就可以在未来社会发挥我的优势。所以孩子的未来有无限可能,不要局限于成绩的优秀,要关注到孩子的整体发展,提早进行生涯规划是未来发展的趋势。